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01
Abstract:
文化主体性是本土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适应,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性建构,要自觉处理好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不同于以往着力于对中、西、马等文化要素本质的认识和吸收,新时代我们更要着力于对新文化本体的培育和塑造;不同于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多采取启蒙批判思维,新时代更应采取实践生成思维;不同于以往多强调现代与传统的区别,新时代更应注重现代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不同于历史上以儒家为中心的旧道统,建构新文化的本体,要建立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并体现儒道思维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道统;不同于以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采取选择性继承,而新文化的主体性建构,也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整体性继承。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02
Abstract:
在深刻总结党百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展现出了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大党独有难题攸关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攸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实践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大党独有难题概括为“六个如何始终”,并且深刻分析了大党独有难题的成因、表现及破解之道,这不仅拓展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范畴,深化了党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更是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又一深思追问。而解答好新时代大党的“六个如何始终”之问,须从政治话语上缕析何谓大党、大党独有,从理论样态上剖析大党独有难题是什么、难在何处,从破解之道上解析大党独有难题。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新征途中,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等不得、急不得,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03
Abstract:
商品不仅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逻辑开端,也是马克思建构其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支柱性概念。从物到商品、从商品到劳动力商品的过渡与进阶,马克思完成了商品概念的两次“术语革命”。透过第一次“术语革命”,马克思克服并厘清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商品认知上的缺陷与混乱,为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作了理论准备。透过第二次“术语革命”,马克思对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历史规定性作了精准解剖,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奠定了理论前提。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04
Abstract:
数字乡村建设是新时代科技驱动农业农村革新的关键举措,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以数字经济为发展引擎,通过融合新科技、探索新业态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应用型人才短缺,数字化队伍尚未成型;要素变现的可持续性不强,资源匹配存在缺口;基础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度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应以新质生产力作为突破困境的解决之道,提升多元主体数字素养以壮大参与力量、高效整合与协调各项要素资源的运维机制、深化数字研发以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乡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局面。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05
Abstract:
乡村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党领导“三农”工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1982至2024年的26份中央一号文件为依据,透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乡村人才培养的政策演进历程。它总体上经历了1982—2005年改革开放后乡村人才培养发展期、2006—2011年新农村建设以来乡村人才培养新时期、2012—2017年新时代乡村人才培养深化期和2018年至今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才培养的全面强化期。乡村人才培养政策始终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在城乡交流中培养人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通过吸引新乡贤返乡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健全系统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与时俱进革新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等举措,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人才全面振兴。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06
Abstract:
以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镇北辰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村民社会适应现状。生计方式转变方面,畜牧业和家禽养殖业缺失,土地利用效率低,外出务工成为主要选择,但存在就业不稳定和技能限制等问题;收入方面,收入结构变化明显,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占比增加,农业收入大幅下降,生活成本增加;社交网络方面,与老邻居和亲戚联系紧密,新朋友和新邻居的联系有待加强。提出发展社区特色产业、加强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促进土地流转与利用、多元化收入来源、重塑社交网络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村民适应新环境,推动乡村振兴。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07
Abstract: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经过彝族聚居区时,大力宣传并且灵活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留下“彝海结盟”的千古佳话。这一段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典型的民族团结故事,在新时代仍然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分析“彝海结盟”故事的内容、内涵、影响,挖掘该故事中嵌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重内涵:共同记忆、价值共识、命运共生,“彝海结盟”故事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在三个层面:讲好故事本身,有利于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凸显故事精神,有利于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文化核心;加强故事传播,有利于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辐射范围。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08
Abstract:
凉山彝区现代化的进程,历经工业化的发展、商业化的推进、城镇化的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每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映射出不同的人口智力发展情境,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凉山彝区人口智力发展情境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发展。经济文化类型得以改变,凉山彝区人口才能真正融入现代文明,从而建构符合凉山人口智力发展的有利情境。这需要以国家力量为主导,有意识地促进凉山彝区核心文化与现代化元素的有机结合,推进凉山彝区现代化的科学发展,使凉山彝区人口智力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09
Abstract:
数字时代,平台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各国与地区高度重视数字平台治理的国际规则构建。欧盟正有意识地推动数字平台治理规则的立法进程,希望通过《数字服务法》及其“布鲁塞尔效应”向外输出其数字平台治理规则,以抢占全球数字平台治理规则的制定话语权,进而构建并维护其“数字主权”。在数字平台治理领域,欧盟可基本满足市场规模、监管能力、监管规则、规制目标以及监管标准等“布鲁塞尔效应”的形成条件。欧盟《数字服务法》既有可能因平台的商业需求而形成“事实上的布鲁塞尔效应”,亦有可能因为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监管目标或发展需求而形成“法律上的布鲁塞尔效应”。在全球数字平台治理博弈背景下,我国既是平台市场大国亦是平台输出母国,应辩证看待欧盟《数字服务法》及其“布鲁塞尔效应”,积极完善我国国内的数字平台治理规则,推动数字平台的全球治理合作与规则制定。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10
Abstract:
西昌城关区方言是西昌方言的代表性方言。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西昌城关区方言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有老派方言和新派方言之分。新派方言的语音系统不同于老派方言,其声母、韵母和声调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受到了成都话和普通话的影响。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11
Abstract:
西夏人在创制文字和编纂书籍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这是中华文化在边疆地区开枝散叶的重要体现。西夏字辞韵蒙书为知识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地基,以音韵形义等统一概念找到文字的共通点,再分类或延展成释义或语句,在异同的对比之间使各个文字和知识点形成网络,进而使知识体系形成有效的扩充方向。西夏文《圣立义海》是西夏人书写的本土化类书,集各类知识大成而成,其知识分类较字辞韵蒙书更加成熟,知识点间的贯通、外来知识的引入以及本土知识的塑造等有利于引导民众有目的、有效率、有分寸地面对知识海洋。文本与民间常识相辅相成,类书为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民间常识以诗歌谚语的形式随着书籍的编纂而发扬,在流变、填补与筛选中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西夏类书等集实用、消遣、思辨于一体,使知识完成有效传播,以体系化的形态保留人类智慧。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12
Abstract:
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的乡村教师是民族地区高校的重要责任。通过自编《西昌学院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调查问卷》,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西昌学院2 500名师范生的乡村教育情怀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总体情怀水平较高,但存在性别、年级、民族及是否是公费师范生类型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比女生从教动机强,大三学生的乡村教育情怀较弱,少数民族学生乡村教育情怀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公费师范生比非公费师范生的乡村教育情怀略高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生源向本土学生倾斜、改进公费师范生招生机制、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构建注重乡村教育情怀的课程体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提升教师待遇等与之相适应的对策。
20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4.06.013
Abstract:
以交叠影响域理论审视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当前家校社在协同育人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协同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学生发展、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主体缺乏有效统整和主体缺乏有效沟通与对话、协同育人机制协同效果不明显等。其原因主要在于:协同主体多方参与意识不足、对协同育人机制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保障机制不到位。据此,从顶层设计、家校成长共同体、责任分工协作机制、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改变现有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的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