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守正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三重维度

      2023, 35(2):1-8.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01

      摘要 (2681) HTML (4899) PDF 544.93 K (27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的二十大主题深刻昭示了以守正创新等精神状态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进的内蕴要求,报告亦赋予了守正创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地位。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明晰守正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价值意蕴。从历史维度考察,守正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从实践维度考察,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从精神维度考察,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品格。

    • 论《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治理思想的三重维度

      2023, 35(2):9-16.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02

      摘要 (2604) HTML (4670) PDF 505.47 K (2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生态治理思想。恩格斯从“生产—社会—思想”三个方面把握生态问题,发起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恩格斯生态治理思想蕴含着生产工具、社会制度、生态伦理思想三个维度。恩格斯的生态治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得到了践行。这是十九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现时代结晶,既为世界的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又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中国道路。重温《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深化对当下中国生态治理成就的理解与工作的开展。

    • 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

      2023, 35(2):17-24.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03

      摘要 (2589) HTML (4898) PDF 575.40 K (3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民族互嵌式社区作为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场域,目的是打破民族交往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分隔,实现不同民族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探索符合民族互嵌式社区发展实际的治理路径,对于提升民族互嵌式社区现代化治理水平和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整体性治理研究视角,通过对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梳理和整体性治理的理论内涵分析,发现整体性治理所秉持的以民众需求为价值导向,以协调、整合与创新来引导多主体参与协同共治的理念与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价值目标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通过对民族互嵌式社区整体性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分析,提出强化基层党建引领作用、聚焦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和完善社区现代治理体系的整体性治理路径,为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行之有效的实现方式。

      • 0+1
      • 1+1
    • 数字化媒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及完善路径

      2023, 35(2):25-32.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04

      摘要 (1078) HTML (4602) PDF 566.88 K (30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网络空间中,数字化媒体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数字化媒体对各民族在网络空间中实现全方位互嵌共融的重大意义,剖析网络公民、媒体平台和数字政府在运用数字化媒体过程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生成的法治原因,最终提出法律对策:应当完善网络公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构建数字化媒体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责任机制、强化数字政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空间治理能力,从而在网络空间中发挥数字化媒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效用。

    • >乡村振兴研究
    •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2023, 35(2):33-39.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05

      摘要 (922) HTML (4653) PDF 750.10 K (27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乡村旅游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借助乡村旅游驱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探讨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深挖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理解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提供新视角。其次,指出乡村旅游在驱动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乡村旅游商业化趋势明显、乡村旅游开发不注重生态保护、乡村旅游品牌效应不突出、旅游业从而人员队伍文化素质不高等。基于此,本文提出注重发挥区域特色,挖掘关键元素价值;保护生态环境,筑牢旅游发展根基;构建乡村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效益;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以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实施效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 构建“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意蕴及优化路径

      2023, 35(2):40-47.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06

      摘要 (2446) HTML (4981) PDF 557.50 K (27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更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方法论导向。“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却面临自治功能遭到削弱、乡村原有传统价值体系明显衰落、法治乡村建设陷入情法两难困境等多重现实挑战。应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三治合一”的引领能力、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德治教育制度以及法治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实现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者间的有机融合。通过制度供给激活乡村社会的内生秩序,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社会化水平,以达到强化制度供给的目的,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

    • >彝学研究
    •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凉山彝族灾害文化探究

      2023, 35(2):48-55.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07

      摘要 (967) HTML (4680) PDF 641.71 K (25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凉山彝区地貌多样、气候多变的复杂环境,该地区旱、涝、雹、雷、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也孕育了凉山彝族独特的灾害文 化。凉山彝族灾害文化主要表现在民间信仰、毕摩文献、生产生活等诸多层面。通过加强灾害文化教育不断强化生态观的传 承,挖掘彝族灾害文化,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防灾减灾体系;通过不断发展多元的产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为凉山彝族生计的 多样化提供新出路,提高减灾抗灾能力,为凉山彝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生态智慧。

    • >经济管理研究
    • 中国对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出口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的实证分析

      2023, 35(2):56-62.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08

      摘要 (1258) HTML (4766) PDF 514.05 K (3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RCEP为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发展带来了新动能,也为成员国经贸往来提供了新的契机。选取2010—2021年面板数据,基于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对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表明,跨境电商出口交易额与经济规模、消费差距、贸易开放度、互联网信息化水平以及人口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地理距离呈负相关关系。贸易潜力方面,14个RCEP成员国中9个属于潜力巨大型,3个属于潜力开拓型,2个属于潜力再造型。应抓住东南亚人口红利,扩大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完善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缩短贸易距离;针对不同贸易潜力国家,采取差异化策略。

      • 0+1
      • 1+1
    • RCEP争端解决机制中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探析

      2023, 35(2):63-69.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09

      摘要 (1000) HTML (4443) PDF 448.01 K (2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争端解决机制中沿袭了WTO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相关内容具有很强的合理性。但是RCEP争端解决机制中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却存在对象不明确、相关程序模糊和条款强制性低等问题,给条款适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落实RCEP争端解决机制中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应该将实现最不发达国家利益作为出发点,增设概念明晰条款、增强条款的准确性和条款的强制性,探寻出一条适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长远路径。

    • 文化视域下“关系”的重新界定及其在中小企业战略层的适用

      2023, 35(2):70-75.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10

      摘要 (916) HTML (4637) PDF 483.92 K (2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系”是转型社会中企业获取资源、实现发展的重要纽带,基于“关系”而形成的企业关系导向战略对中小企业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基于比较文化的视角,从“关系”的产生条件、文化根基、特殊属性上深入探讨了中国“关系”的本质,并重新定义了“关系”,进一步探索了“关系”运用于企业战略层面的关系导向战略的形成,并深入分析关系导向对中小企业绩效提升、资源获取、信任构建、机会主义防范、开放式创新的作用与影响。

      • 0+1
      • 1+1
    • 后疫情时代凉山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 35(2):76-81.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11

      摘要 (1014) HTML (4586) PDF 504.82 K (29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冠疫情从宏观的经济环境、中观的产业链到微观的涉旅企业等各个层面给凉山旅游业带来了极大冲击。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全面放开,后疫情时代的凉山旅游应当在切实搞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同时,立足现实、主动作为,通过完善危机管理机制、提升疫情防控科学化水平,有效协调好疫情防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通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加快全州旅游企业的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切实推动凉山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法学与社会学研究
    • 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改对行政法法典化路径的启示

      2023, 35(2):82-88.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12

      摘要 (1004) HTML (4569) PDF 533.36 K (25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中国共产党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已对当代中国的行政法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中国之治”的基础规范。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改,为行政法法典化提供了明确指引:行政法法典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全面领导的根本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全面领导的法典化方向,必须在法典中确立政治领导原则;加强行政法与党内法规组织体系建设的衔接;构建相互补充、互为一体的党政协同治理体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化任务,必须在法典中融入人民至上的行政理念;加强行政法典的民主协商制度建设;打造用权为民的党政协同治理方式;注入优秀传统行政法治文化元素。

    • GPT模型下法律人工智能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2023, 35(2):89-93.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13

      摘要 (1033) HTML (4649) PDF 463.42 K (28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ChatGPT是搜索模式的一次颠覆性变革,依托“自然语言处理(NLP)”与“搜索引擎”两大底层技术,GPT模型为法律咨询、类案检索、法律文书撰写的智能化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同时GPT模型也面临着伦理性风险、准确性风险、法律责任承担风险等方面的质疑。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法律领域,需要通过完善规则体系建设、强化法律专业监管、加强GPT模型的法律专业训练等方法来规范其使用,推动我国新一代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

    • >文学与历史学研究
    • 论《史记》的舆论意识及书写价值

      2023, 35(2):94-101.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14

      摘要 (2545) HTML (4455) PDF 638.49 K (2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司马迁在《史记》叙述中突出民间舆论话语和人物制造、引导舆论的情节。民间舆论话语表现为各种风谣传说和民间领袖的舆论影响;人为舆论制造包括历史人物对自己的舆论包装及其通过舆论引导充当政治领袖,影响历史进程等情节。蕴含其中的舆论意识及其书写不仅在表现社会风貌、饱满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完整着历史叙事,还凸显着广阔历史进程中的人民力量,是司马迁进步的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又一具体表现,充分显示出司马迁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求索。以社会舆论视角观照《史记》的历史真实与政治监督问题,可充分体认史迁的“良史”精神。

    • 论杜甫诗歌的身体观

      2023, 35(2):102-107.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15

      摘要 (993) HTML (4734) PDF 614.40 K (27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杜甫诗歌中存在大量的身体词汇,体现了杜甫对身体的格外关注,杜诗中的身体书写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当杜甫走向生命之秋时的身体观念;二是杜诗身体书写中的生存之悲;三是杜诗身体审美的生灵之叹。杜甫诗歌中的身体书写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加深了诗歌内容的疼痛感;二是形成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三是丰富了杜诗的审美意蕴。杜甫诗歌中的身体书写对于研究杜甫及其创作心态、诗歌审美风格有着重要价值。

    • 明中都建废与洪武朝初期的政治生态

      2023, 35(2):108-115.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16

      摘要 (900) HTML (4805) PDF 619.20 K (2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明凤阳中都的建立在中国古代都城建造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明中都城经历选址以“求升崇”、规建以“显正统”到罢建以“横权势”三个阶段,其建废反映了明洪武朝初期政治风向的变化,从朱元璋与淮西集团关系演进上看:中都在明洪武朝的昙花一现,既决定于明洪武朝初期朱元璋追求帝位和国朝的正统性、维护中央权威、平衡君臣权势的主观变化,也与淮西集团追求培养地缘权势、维持朝堂利益有关,而朱元璋与淮西集团关系的调整,则营造了明初政治生态。

    • >教育教学研究
    • 应用型高校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究——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

      2023, 35(2):116-121.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17

      摘要 (869) HTML (4676) PDF 510.63 K (2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时代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了解参与式教学模式发展史、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该模式具备的实施条件、理论基础,初步构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要内容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以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工科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研究

      2023, 35(2):122-127.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18

      摘要 (922) HTML (4708) PDF 419.77 K (25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工科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突破传统的单一专业知识教学的培养模式,应按照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以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将法治素养培养作为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和创新。以S省某应用型高校工程类专业为调查对象,对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学生学情等进行实证调研,分析工科学生法治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有效的工科学生法治素养培养路径。

    • 教育公平视角下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研究

      2023, 35(2):128-132. DOI: 10.16104/j.issn.1673-1883.2023.02.019

      摘要 (929) HTML (4671) PDF 462.02 K (2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学前教育发展速度及取得的成效前所未有。作为影响学前教 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现阶段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投入总量不足、投 入分配不均、投入结构失衡等问题。究其原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政府投入责任较为模糊,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教育公平视角下,要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厘清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加快学 前教育立法。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