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3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彝语诗律论»中的“根”意象批评研究

      2021, 33(3):1-4.

      摘要 (3394) HTML (517) PDF 1.36 M (18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原指树之根,多喻指根基、根本之意。 “根”是古代彝族诗学理论中的重要意象。 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彝族诗论家 们多运用“根”意象表述诗学思想。 阿买妮是彝族古代魏晋时期的大毕摩,女诗人,更是彝族古代诗学的奠基者之一。 她的诗 论著作«彝语诗律论»中多处使用“根”意象构建审美系统,表述诗论主张。 通过意象批评方法,对彝族古代文论家阿买妮«彝 语诗律论»中“根”意象进行考察,深入探寻“根”意象的功能及意义。

    • 彝语常用金属词探究———以金、银、铜、铁为例

      2021, 33(3):5-7.

      摘要 (3384) HTML (458) PDF 1.34 M (35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彝语有“金”“银”“铜”“铁”四个金属常用词,这些词可以指金属元素,又可以指价值ꎻ还可以和一些语素或词搭配指 颜色。 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彝语六大方言区四个常用金属词语音和语义的异同,并和藏缅语族其他亲属 语言进行比较,尝试对彝语这些常用金属词进行探究并对其词源进行探讨,同时将这些金属词与之对应的颜色词进行比较, 一方面揭示彝语方言内部一些语音的历史演变规律,为亲属语言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ꎻ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彝族在金 属理解上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思维模式。

    • 订婚仪式泼水之因 ———以四川省会理市通安镇彝族订婚仪式为例

      2021, 33(3):8-13.

      摘要 (4104) HTML (475) PDF 1.36 M (2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订婚仪式中的泼水礼是彝族婚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四川省会理市通安镇的彝族订婚 仪式为例,结合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过程理论,分析订婚仪式中泼水礼产生的原因。 在彝族订婚仪式中,以女性为 主导的泼水礼存在“结构”和“反结构”现象。 以仪式过程理论分析,证明女性群体泼男性群体这种现象在仪式中具有合理性。 但在分析仪式形成的起因时,不仅要从结构性张力的方面来探讨,还需要从水崇拜、戏谑行为和抗拒与接纳等社会结构之外 的原理进行解释,以探究彝族的订婚仪式阈限期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 计利当计天下利 ———从百年党史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2021, 33(3):14-17.

      摘要 (3573) HTML (470) PDF 1.33 M (1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无自我之私利。 中国共产党始终计利于民族之利、国家 之利、人民之利,矢志不渝地信守和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胸怀中国梦,利计天下利。 取得了中国 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铸就了百年辉煌,书写了千秋伟业。

    • 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2021, 33(3):18-24.

      摘要 (4881) HTML (4495) PDF 1.37 M (7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开展青年工作,凝聚了中国青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了中国特色的青年工作体系,探索了形式多样的青年工作方法,开辟了 青年工作的互联网新阵地,实现了青年工作的创新发展。 党的青年工作呈现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党对青年及其特点的认识 逐渐深化,青年工作逐步制度化、多样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宝贵经验,对新时 代党的青年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概括起来集中体现在:必须始终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准确把握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加强理 论教育和舆论引导、充分发挥青年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群众路线的意蕴演进

      2021, 33(3):25-29.

      摘要 (3442) HTML (574) PDF 1.34 M (1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从理论上来说,需从早期革命的历史发展中追其溯源。 从实践上 来说,纵观党百年来的峥嵘岁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得以带领中 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制胜法宝。 同时,进一步强调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使 其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逻辑与价值归宿。

    • 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四史”教育的逻辑意蕴分析

      2021, 33(3):30-35.

      摘要 (3323) HTML (445) PDF 1.37 M (15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纳入大学思想政治课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任 务。 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的融入有其内在的逻辑支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另一种延伸。 从理论逻辑上出发,“四史”教育 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一脉相承ꎻ历史逻辑上,“四史”教育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以正确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 人物ꎻ价值逻辑上,“四史”教育促使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程、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激发学 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ꎻ实践逻辑出发,在促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 的方式,以增强学生的接受性。 “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亮点。

    •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探究

      2021, 33(3):36-42.

      摘要 (3312) HTML (449) PDF 1.38 M (2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推进“四史”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务需求,是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破解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困境的理想思路。 “四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很强的内 在契合性,是新时代高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 高校要切实推进“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注重 “四史”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价值转化,开拓“四史”教育在高校多元育人环境中的创新渠道,抢占“四史”教育在网 络学习和宣传阵地的制高点,持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 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2021, 33(3):43-46.

      摘要 (3302) HTML (488) PDF 1.32 M (13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当前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现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进行研究, 通过对民族地区学生特点分析,探索构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效果的途径方法。 从活动主题渗透、课程思政融 入、教育方式创新改革、引入长效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推进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 “六位一体”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021, 33(3):47-50.

      摘要 (3055) HTML (469) PDF 1.41 M (2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发挥高校党组织作用的战斗堡垒,党支部建设成效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的实施。 以党建“六个引领”为抓手和基础,以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目标,提出了“六位一体”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标 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从思想引领、作风引领、素质引领、目标引领、方法引领和典型引领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 式和措施。 经过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烟台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教师党支部的实践和验证,效果良好, 为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工作思路和实践指导。

    • 基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

      2021, 33(3):51-55.

      摘要 (3166) HTML (447) PDF 1.34 M (1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虽然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在构建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方面依然大有可为。 其意义在于它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 内容。 针对当前农村居民存在的认知缺失、自我意识障碍、负面情绪明显、精神生活贫瘠等心理问题,不仅要搞清楚产生这些 问题的原因,还要在将农民心理健康服务纳入顶层设计,引导民众正确认知贫困,进一步健全农民个体人格等方面做出更多 努力,全面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防范和化解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风险的对策研究

      2021, 33(3):56-61.

      摘要 (3384) HTML (455) PDF 1.36 M (20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易地扶贫搬迁为我国扶贫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和实 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搬迁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成效,防范和化解易地搬迁后续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因 此,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把巩固搬迁成果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统筹搬迁群众的后续帮扶措施,着力解决搬迁群众的 发展问题ꎻ深入推进生态宜居搬迁和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形成相互支撑、协调融合的良性互动格局,为高质量打赢易地扶贫搬 迁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 四川甘阿凉地区体育巩固脱贫成果的创新路径 ———基于“三圈理论”模型分析

      2021, 33(3):62-68.

      摘要 (3020) HTML (469) PDF 1.43 M (1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四川甘阿凉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文化、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在 2020 年实现全面脱贫之后,依然存在反贫风险。 通过“三圈理论”模型从价值、能力、支持三方面对甘阿凉地区后扶贫时代体育巩固脱贫成果的创新路径进行系统分析,认为 四川甘阿凉地区体育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目前处于“风险项目区”。 为使甘阿凉地区体育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朝“耐克区”方向发 展,依据分析结果,从价值圈、能力圈、支持圈三个维度提出了创造新的多方价值共同体,增强体育发展动力ꎻ建立体育巩固脱 贫成果工作的专项组织管理制度,加快政府各部门合作机制建设ꎻ因地制宜开展体育建设工作,传承民族文化三大创新发展 路径。

    • “健康中国”背景下森林康养发展路径研究———以三明市为例

      2021, 33(3):69-75.

      摘要 (3262) HTML (443) PDF 1.47 M (19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居民心理压力日益增大,社会逐步老龄化,新冠疫情的发生等,健康生活成为人民的迫切需求,森林康养的发展 理念与“健康中国”的目标不谋而合。 在回顾国内外森林康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三明市森林康养发展为例,构建其发展因 素指标体系,系统分析其 SWOT 态势,并首次提出应用 SWOT-CLPV 模型研究其产生的杠杆作用、抑制性、脆弱性和问题性, 继而提出了三明市森林康养发展的战略方案。

    • 论“大数据追踪系统”应用的合法性及其法律规制

      2021, 33(3):76-81.

      摘要 (3315) HTML (461) PDF 1.38 M (1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数据追踪系统”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精准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数据追踪系统”应用既有相应的 法律依据,也具有价值正当性。 «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政府相关部门信息收集与公开等职权,而«民法典»等则对 公民的个人信息权或隐私权边界施加了限制。 疫情防控期间限制公民个人信息权或隐私权,优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反映了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然而,“大数据追踪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后疫情时期应当依据«网络安全法»等建立 规范的应用程序并完善相应的问责机制等,规范该系统的应用,对公民个人信息权或隐私权同社会公众知情权进行再平衡。

    • 智慧中国建设背景下面向知识短视频出版的路径研究

      2021, 33(3):82-85.

      摘要 (3100) HTML (468) PDF 1.33 M (1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智慧中国建设背景下,“智慧出版”成为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借助短视频把握用户注意力是出版行业智慧 升级的主要内容。 智慧中国建设下面向知识短视频出版与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知识传播本身的中心化和传播载体的去 中心化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面向知识短视频出版途径。 从历史视角和文化学视角分析了智慧中国建设下面向 知识短视频出版的内涵,阐述了智慧中国下面向知识短视频出版的现状及趋势。 结合出版企业智慧升级趋势,探讨了知识短 视频出版的融合发展路径。 希望进一步提升出版企业知识短视频出版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知识阅读受众的需求。

    • 传统文化谱系与现代审美变革 ———浅析阿库乌雾«混血时代»中的动物意象

      2021, 33(3):86-92.

      摘要 (3326) HTML (484) PDF 1.39 M (1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阿库乌雾的动物意象叙事以现代性审美对传统文化意象进行转译和重铸,让传统谱系的文化符号从意指单薄的传统 原型意象转向现代流动多变“镜像”,对族群历史记忆(传统遗产)和现实个体遭遇(都市生存)进行了多重的投射,实现了传 统审美符号与现代经验情境彼此激发的能动关系。 这种意象策略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学传统意象由抒情性转向叙事性的现代 性变革,也对少数民族文学的都市写作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范式。

    • 论希穆涅克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艺术符号学美学

      2021, 33(3):93-99.

      摘要 (3247) HTML (443) PDF 1.37 M (1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二十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希穆涅克在捷克斯洛伐克特殊的政治语境下推进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符号美学之思,抵制艺 术领域庸俗化、形式化的不良倾向,从音乐、小说等具体艺术形式入手切入艺术的语义化、艺术客观化、艺术形式等问题研究, 融入了人道主义、社会历史、实践、意义等理论批判维度与方法,体现了一名东欧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勇气和求 真精神。 希穆涅克对二十世纪 80 年代中国学界的人道主义思想产生影响,可为当代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提供一 些良好的理论参照。

    • S.202«伤寒论􀅰辩脉法»疑难字考释

      2021, 33(3):100-104.

      摘要 (3547) HTML (473) PDF 1.57 M (1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学者对 S.202«伤寒论􀅰辩脉法»的整理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其中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有待解决。 在以 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的相关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结合传世文献异文,考释了 S.202«伤寒论􀅰辩脉法» 中的疑难字,力图揭开敦煌本«伤寒论»的本来面目,为 S.202«伤寒论􀅰辩脉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设计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2021, 33(3):105-108.

      摘要 (3339) HTML (467) PDF 1.33 M (16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伴随文化强国战略和新文科建设背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为教育工作者核心工作,艺术设计作为新文科建设中 文化艺术领域重要学科之一,社会发展对该学科提出了新的需求。 从学科属性、教学方式、学科发展和学科就业四个维度,运 用文献研究法和实际教学经验,阐释艺术设计学科融合教学理念,以期为艺术设计学科的新文科建设提供参考,提升艺术设 计学科融合教学发展进程。

    • 高校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2021, 33(3):109-112.

      摘要 (2909) HTML (470) PDF 1.33 M (2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建设适应高校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的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具有独特的时 代价值。 高校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构建“协同共振”的育人理念,打造“师生互 动”的样板课堂,遵循“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等举措,系统推进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创新发展。

    • 四川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1, 33(3):113-118.

      摘要 (3047) HTML (459) PDF 1.36 M (1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深入研究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可成为推进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以四川民族地区的藏、羌、彝 族大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现状为切入点,以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为主要依据,探讨四川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听 力学习的问题及对策。 研究显示四川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听力学习风格、策略、观念上具有民族间差异,可从强化 听力学习认知、实施听力策略培训、改进听力教材、加强民族英语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着手,改革四川民族地区 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 “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课程改革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例

      2021, 33(3):119-123.

      摘要 (3058) HTML (463) PDF 1.46 M (1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混合式课程融合了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且根据学科特点融合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多样化教学方法,建设混 合式课程是当代教学改革的必然。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启发性、体验性、实操性等教学环 节,混合式课程可以实现课堂内外的交互学习,增强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

    • CLIL 模式在基于 “一带一路” 知识体系的大学英语慕课中的应用

      2021, 33(3):124-128.

      摘要 (3186) HTML (491) PDF 1.58 M (2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需要响应时代呼声,面向«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新要求,进行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阐释 能力。 因此,构建一门基于“一带一路”知识体系的大学英语慕课势在必行。 以课程团队自主建设的“丝路英语—漫谈一带一 路”为例,讨论如何运用 CLIL 的基本理论提出有创新性的慕课设计方案,重构课程框架,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活动设计,完善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