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准用性规则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一些法律条文援引的法律对相关问题虽然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与《宪法》第115条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第4条规定的“使自治机关有大于一般地方的自主权”的原则存在冲突,致使自治机 关的自治权失去了相关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二是一些法律条文援引的法律或其他国家规定并没有对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使得有关国家机关的职责履行缺乏有效的规则约束。为此,应对《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准用性规则进行修改,明确指出所援 引的法律或其他规定的具体名称或内容,为立法者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引,以更好地维护法制的统一。同时,应对《土地管 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冲突的法律规定进行修改,以切实保障自治机关在自然资源 开发、金融管理和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自治权。
摘要:读者接受理论认为,文学的历史应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同时也是作品再生产的 过程,是历代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认识、反应和评价的历史。对汉语诗学与彝语诗学的接受特征进行考察并比较,涉及二者在 接受主体、接受场域(环境)、接受(传播)过程与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摘要:彝族作为多民族群体的成员之一,其身份表述问题同样关涉着中国多民族文学族群身份问题的研究。从《梅葛》《勒俄特 依》等彝族史诗出发,结合当代彝族文学作品及音乐作品等,对照解析了“虎族”与“鹰之子”两种不同的表述类型,由此对彝族 自身的身份表述做一个整体的观照。
摘要:经济发展实践离不开经济思想的指导。纵观我国区域经济思想发展史,先后经历了从“区域均衡”“区域非均衡”“区域协 调”“区域统筹”到“区域协同”几个阶段的嬗变,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精髓的同时,紧密结合各自时代特征与 时代要求,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创新与完善。新中国五代领导集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思 想既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更有其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而与时俱进的时代印记。在梳理新中国区域经济思想发展脉络基 础上,深入分析新中国历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阐释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 战略的理论渊源。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承载着祖国的希 望、民族的未来,寄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的高低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作为新的切入点,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进行研究,提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 感的培育。努力深化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抢占高校思想阵地,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 质,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摘要:文化自觉就是对自身文化的慎审,使其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在“一带一路”倡仪中,我们在引领沿线国家发展经济 的同时,更要慎审自身的文化软实力,确定我们在今天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站位,通过借鉴历史上文化自觉的史料证明文化 自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今天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引领世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更应该进行文化的自觉,祛除传统文化遗 留下来的不良文化现象,通过文化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我们的文化,以得世界人心的强大文化魅力赢得世界的拥护。
摘要: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彝绣产业能增强小凉山彝族地区的造血能力,让特色文化产品发挥经济效益,让彝区群众吃 上旅游饭、摘下穷帽子、过上好日子。在分析彝家新寨中彝绣产业地位及特点基础上,重新审视旅游扶贫视角下彝家新寨中彝 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旅游扶贫的角度对彝家新寨中彝绣产业发展的路径提出建议。
摘要:精准扶贫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是我党对以往扶贫工作的一种总结和提升。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 阶段,开展精准扶贫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有重要意义。由于诸多原因,当前的精准扶贫工 作中还存在着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及腐败等问题。为此,我们要充分重视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 用,加强精准扶贫的立法,推动贫困判定标准的科学化、法治化,强化扶贫腐败治理的法治化,为精准扶贫提供法治保障。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林权作为农民一项重要权利,势必会造成诸多矛盾与争议。拟从剖析L县林权争议的 特点、原因以及解决途径入手,寻找一条适合民族地区林权争议的最优路径,而树立起将林权争议处理在基层的典范,将林权 争议问题妥善解决,从而建构成一个以民间自治为主、官方为辅的解决林权争议甚至是矛盾调处体系,是法制社会的重要课 题,也是今后依法治国的重要方向。
摘要:流动的现代性境遇下,资本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导致政治与权力的分离,个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成员陷入冷漠、疏离的 生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私域不断侵占公域,私人困厄难以转化成公共议题,公共空间面临私人化的风险。公共决策业已消 失,成员之间的交往不复存在,新的共景监狱的规训方式兴起。鲍曼以深刻的现实关怀,提出以基本收入制度的确立和为他者 存在的道德支撑这两条基本路径来重建公共空间,为我们审视中国公共空间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域和可能性。
摘要:美国当代学者E.D.赫希和斯坦利·费什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出发,试图重新划定文本阐释的边界,规约其有效性,以纠英美 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赫希从作者入手,坚持作者意图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来源,将阅读看作对作者本旨的还原;费 什从读者切入,聚焦读者的阅读经验,以“阐释共同体”等概念赋予阐释活动以新意,进一步开辟了阐释学的读者维度。二人的 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为作者辩护》和《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两篇文章中,他们对阐释边界和有效性的探讨,拓展了文本阐释 的多种可能,有助于遏制当下阐释空间过度膨胀的趋势。但二人的论说都是在文学内部进行,且只强调文本意义的单一来源, 没有充分地将文学活动看成各因素相互联动的过程,其理论未免走向片面化。
摘要:电视剧《沙海老兵》讲述新中国第一代援疆战士建设新疆的故事,着力刻画了一群活跃在沙海深处的老兵。该剧运用独 特的画面、色彩、声音等影像语言,彰显了援疆战士的英雄形象,将援疆故事讲述得荡气回肠。整部电视剧洋溢着理想主义激 情,在这个强调梦想、呼唤英雄的时代,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摘要:传统的生成语法文献认为动词的词汇-语义信息明确了论元的数量及论元结构。但是动词可以出现在若干个次范畴化 框架中而保持其核心意思不变的论元结构交替现象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从致使交替、双及物交替以及处所交替等三种论 元结构交替现象出发探讨论元结构交替现象对论元允准研究所带来的影响。以往关于论元结构交替现象的基本处理方法是 通过语义来对动词进行分类,并试图弄清楚论元结构交替来源于何种语义类别。如果论元的句法实现真的只是动词词汇信息 完全的直接的反映,那么动词词汇信息就会限制论元以少数特定的句法形式表征出来。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此,在多大 程度上论元的句法实现来自词条中所包含的词汇-语义信息便是论元允准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摘要: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尝试与其他学科相互借鉴,朝着跨学科的方向发展。而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文化研究给翻译研 究提供了恰当的结合点。结合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文化翻译观,在介绍绵阳民俗文化词英译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文化层面对绵 阳民俗文化词的英译进行研究,并通过例证来阐述绵阳民俗文化词英译的具体方法,以期对民俗文化词的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摘要:对凉山州“团结话”中的一个小类——量词进行深入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察“团结话”中常用的量词并进行统计 和比较,分析其与名词的搭配情况,然后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观察彝语、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影响在“团结话”量词中的体现,最 后分析“团结话”作为中介语,在量词中体现的泛化与固化现象。
摘要:中国西南地区尔苏语使用人口少,语言传承面临断代的危险。抢救保护和传承濒危的尔苏语言迫在眉睫。通过采集有 声语料,建立数据库,创建尔苏拼音方案,用ELAN、FLEX等软件标注,构建由原始音频文件、国际音标标注、汉语翻译标注、尔 苏语标注的语料库,并利用语料库编撰尔苏语词典和尔苏语学习有声教材。尔苏语语料库的建立能有效典藏尔苏语言。
摘要:习近平“两山”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应积极践行“两山”理论:贯彻“两山”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 居家园;探索“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兴旺和移风易俗;构建“两山”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实现乡村生活富裕。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乎农村发展大势的两个关键点,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手段和动力源泉;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有利条 件。皖北地区作为国家的粮食主产区和传统的农业地区,农业基数大质量不优、粮食产量高库存压力大、要素错配导致农产品 结构扭曲、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环境负效应等方面因素制约了皖北乡村的振兴。助推皖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突破口是 加快皖北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逐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深化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摘要:通过对汕头市城乡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历史与现状的考查发现,城乡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并非仅仅受到财政资源 投入的影响。政府对公共服务事项的关注程度,常住人口的分布以及公共服务资源的布局状况,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基础 教育服务均等化产生影响。在厘清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对城乡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归纳。总体而 言,政府偏好选择因素与客观资源约束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影响城乡基础教育服务供给及其均等化水平的制度机制。因此提 升城乡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从政府公共政策议程之始予以重视,其次调动财政资金予以保障,其后需要对客观资源 的布局进行合理调配以形成人口与资源分布的良好对接,如此安排方能从制度机制层面有效促进城乡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 平的有效提升。
摘要: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之下,养老资源跟不上老龄化的步伐,使得养老工作具有一定难度,养老模式再次成为政府、社 区管理者以及众多学者们研究的课题。对成都市S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进行探析,发现其中存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相 对匮乏、养老服务人员缺乏且专业水平低、社区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程度低以及基础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此 文章提出一系列对策,诸如完善S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优化管理模式,组建管理机构,使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并引进智慧养 老模式,加强宣传力度以及拓宽资金的来源等。以期为我国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一些参考。
摘要: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工作,各地区的土地流转现状及推进方法相差甚大。通过对凉山州会东县土地流转规 模、流转方式、流转去向和流转用途等几个层面进行结构性分析,总结出会东县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针对会东县土地流转的 特点提出了重视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重要作用、谨慎选择土地流转的形式、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土地流转需要有效结合当地 的主导产业、土地流转需要农业技术的支撑、土地流转需要依托农村经济组织平台、土地流转需要引入民营企业注资等土地流 转的对策。
摘要:福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体育,畲族民俗体育民族风情浓郁,客家民俗体育宗 族性特征明显,庙会阵头体育充满仪式的神秘感。新常态下,福建特色民俗体育面临多重困境,很多福建特色民俗体育项目不 断消亡和异化。福建特色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路径主要有:唤醒民众文化自觉;扩大群众参与基础;建立民俗体育保护区等。
摘要: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德国“卓越计划”是促进德国高等教育 发展的重要举措,相似的实施背景和明显的实施效果使其成为我国“双一流”建设必须关注的典范。分析“卓越计划”的优与 劣,启示我们在“双一流”的建设过程,应完善评选制度、严格评价体系、重视学科与地域均衡、注重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以此 来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发展。
摘要:让语料库说话已经成为了语言学界的一个共识,真实的语料结合理性的分析不仅是语言研究也是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 途径。语料库在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引导学生对真实自然的语料进行按部就班的分 析、模仿、学习、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医学英语的词汇学习效率。
摘要:主张将构式语法和语用学理论整合形成构式语用观来指导英语语法教学,以弥补生成语法观下英语语法教学的不足。 首先对前人关于构式语法和语用学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研究空白,然后再基于共同的认知语言学 基础构建构式语用观理论框架,最后基于此框架,提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建议,以期对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西昌学院学报编辑部
电话/传真:0834-2580091 E-mail:xcc2580091@163.com
版权所有: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