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师们,同学们: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在学院增列为四川省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及首届本科生毕业之后,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关键之时,学院召开2007年度教学工作会,总结本科办学经验,共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计,对于西昌学院的改革和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容器隐喻的属性着手,论述容器的物理特性,并且发现容器隐喻有如下功能和特点:在容器内意味着安全、得到保护;容器内部的东西往往比较重要;在容器内意味着熟知和权威;在容器内意味着受控制、束缚;在容器内意味着事件的进行等。这些功能在容器隐喻内又形成了系统。容器的属性和功能形成了一个网络,共同制约着跨域间的映射,这也决定了容器隐喻的生成性。
摘要:色彩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色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对色彩的认知上体现出了不同的层次,本体认知和扩张层面的认知,并反映到构词上来。本文就绿的文化内涵以及两种构词方式进行了探讨。
摘要:法律语言最鲜明的特点是准确性和严密性,但并不排除模糊语言的使用。模糊语言客观地存在于法律语言中。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一些模糊表达,可以使法律语言达到实质上的准确性和概括性。本文通过分析模糊语在法律英语中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它在法律英语这一特定文体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摘要:随着国际译学界“文化转向”的发生,翻译研究突破了传统的以原著为中心,以文本对照和语言分析为主要任务的规范式研究方法,而将翻译置入特定的文化语境下,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译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即描述翻译研究范式。“创造性叛逆”便是顺应这一研究导向,由我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谢天振教授最先引进的极富学术价值的研究命题。作为描述翻译研究膝下的产儿,创造性叛逆是如何与描述翻译研究保持和谐一致,又有哪些自身特点暴露了描述翻译研究的缺陷和不足呢?本文以此为突破口,展开分析。
摘要:自《维摩诘经》传入中国后,就有不少人从事翻译和注疏。王维、李商隐、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文人都有看过《维摩诘经》并且都留下了相关的诗篇。可见《维摩诘经》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之广。在《维摩诘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影响中,其中它的言说智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维摩诘经》与中国思想的关系非常复杂的,本文只拟从它与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禅宗的宗风和两宋文人的禅诗等几个方面略谈它们之间的关系,借以窥见其影响。
摘要:20世纪重庆文学史的写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艺》、《西南文艺》和《红岩》值得文学史家关注。它们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阵地。目前重庆文学史写作中,文学史家忽视这几个刊物的关系,遮蔽了一些真实的文学史细节。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摘要:历来学术界对《九歌》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分歧。特别是在对待《国殇》的问题上说法不一。有的学者主张将《国殇》从九歌中删去,有的则干脆认为《九歌》只是祭祀诗而无现实意义。本文旨在从《国殇》入手来分析《九歌》,从而论证《国殇》不仅是《九歌》的一个部分,而且《九歌》的性质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不仅仅只是祭祀,而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
摘要:本文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词作中所体现出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主要体现为崇高性生命体验。正是这种崇高性的生命体验使辛弃疾的词表现出豪放恣肆的风格。
摘要:有生命的意象是诗歌的灵魂。阿库乌雾站在整个时代的高度,以民族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维度的学术视野,在其诗歌中罗列了众多的乡村意象、都市意象、心灵造象等意象体系,传递出丰富的文化意蕴。这是诗人诗歌创作的飞跃,是诗人生命突围的依托,更是诗人对艺术人生的追思。
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指二战之后,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的一种文艺潮流,而这种文艺思潮在美国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的背景、特征及其影响作了考查与研究,以求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有一个了解。
摘要: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解读了汤亭亭的《女勇士》,认为书中多个女性形象——“无名女人”、“疯女人”、母亲勇兰和“我”——体现了女性与自然在符号上、地位上、象征上和经验上的联系,而花木兰这一形象则体现了汤亭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自然与人类,男性与女性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平等共存的统一体。
摘要:本文将对两部戏剧在写作背景、取材内容、题材意义和人物描写等方面进行对比,着重比较两部戏剧中安提戈涅和娜拉这两位女主人公的相同点和差异:她们都是反抗男权社会的女英雄,虽然她们反抗的方式、过程和结果都有所不同,但是她们的反抗性格都体现了“女性准则”中“爱的原则和精神”。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术界对于它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起步,并且经过解放后较为系统化的发展,至今已逾百年的历史。然而从整个中华民族文学研究总体上看,少数民族文学由于范畴相对狭小、涉及的作家作品也相对较少,因此对它的研究尽管也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相比于汉族文学研究等,无论是在宏观(作为整体性概念)和微观(具体作家作品)等方面,还是就研究整体体系的完善程度而言,都是难以比拟的。因此少数民族文学是现今中国文学研究诸领域中一个尚待进一步发展的薄弱环节。对它研究者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进行一种全面系统、条理清晰,同时又要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综合把握。
摘要:莫里森创作的意图在于重构那段缺失的黑人历史,本文通过分析其小说《宠儿》中的“身体”叙事、多重视角的叙事,解析莫里森所重构的黑人历史,小说中建构的真实,所倡导的种族和谐,对于今天的读者有着真实的意义。
摘要:陈继儒的文化性格,有着晚明突出的时代特征。《小窗幽记》是陈继儒在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书,代表性地反映了陈继儒的文化性格。陈继儒文化性格的本质特征是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重新理解和定位。对个性自我的肯定,对真情至性的崇尚,以及审慎圆通的处世艺术构成陈继儒文化性格的主要内容。
摘要:邓小平民族理论对西部大开发有重大现实启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理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及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深化民族平等,突出经济、文化建设;强化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关系,凝聚民族情感;完善民族法制建设,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更多的自主权利和政策空间;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切实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摘要:通过对以罗素、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传统符合论真理观的分析,结合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主要分歧,揭示传统符合论真理观具有较为明显的经验论色彩。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将感觉经验绝对化,只承认感觉的真实性。
摘要:本文立足于拾荒者的社会冲突,利用社会学原理分析了拾荒者与拾荒者、拾荒者与农民工以及拾荒者与城市居民发生冲突的原因,并揭示出这些冲突的所呈现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摘要:“囚徒困境”预示着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由于解决冲突存在正交易费用,现实实践并不能完全依靠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自发实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强调在竞争基础上的相互合作机制,这种机制要求加大政府的制度供给,并需要社会各个层面进行制度创新。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开始逐步浮现。本文从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入手,分析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及中国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不仅从宏观层面把握我国人力资源战略,而且分别从企业和政府部门两个视角出发,从微观层面探讨跨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摘要: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公有地悲剧”理论、产权理论、边际效用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高校学生浪费校园公共资源的原因,并以确立私人物品的产权,提高资源价格,完善信息对称以及提高资源浪费的机会成本等途径改变学生的浪费行为,以期推进节约型高校的建设。
摘要:本文基于信息管理理论的视角,首先分别介绍了信息管理和学校经营这两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理论,然后分析了在学校经营过程中引入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并初步尝试将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学校经营中,以提高学校经营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文中就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其成因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摘要:本文以探讨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发展关系为主线,阐述了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服务地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校必须把学科和专业建设与地方发展结合起来,持续稳定地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主动融入地方,与地方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为地方发展提供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原动力",以及高校应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战略决策的智囊团的基本思路和具体举措.
摘要:中德住房储蓄银行作为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住房储蓄银行,已开始正式营业。本文首先对住房储蓄制度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然后分析了住房储蓄银行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住房储蓄与住房公积金组合的住房消费融资方式进行了前景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住房融资体系的相关建议。
摘要: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在发掘法律文化传统资源的思考中较为关注儒家文化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启示;笔者认为儒法合流乃是形成中国法律文化特征的思想基础,其中法家思想所独有的某些观点对现代法治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摘要:1904年英印政府发动了侵略中国西藏的战争,从地缘政治视角看,主要是与清朝忽视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与沙俄侵略西藏对英印政府构成威胁,特别是和寇松之英印政府的“前进政策”有关。
摘要:一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依据本国的利益,但是在政策形成过程中,决策者个人往往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在一国对外政策形成中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杜勒斯作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力量、最有影响和最有争议的国务卿之一”,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美国外交事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美巴军事结盟过程中亦是如此。
摘要:西欧中世纪大拓垦运动是在多个环环相扣的因素下发展和扩大的。它是由政治稳定和制度变革、人口增长和社会支持、技术进步和城市兴起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大垦荒运动的深入发展又极大地推动了各种因素自身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社会分层术语的视角简要论述了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内部结构分层的情况,提出了凉山彝族社会分层结构有其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不同历史阶段。
摘要:民俗研究为经济发展服务,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已经掌握的资料中对民俗的研究多数从宗教、文化、社会等方面加以论述。把民俗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本文试从彝族民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加以论述,以期对彝族聚居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摘要:彝文古籍是深入了解彝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文化价值。本文以凉山彝文古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点,从而探讨彝文古籍的修复与整理。
摘要:凉山彝族民间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大众中有广泛的流传和影响。从类型来说,大致有“克智”、“史诗”、“哲理诗”、“抒情诗”四种。每一种诗歌都个性鲜明,富有特色,尤其长于叙事和抒情。这些民间诗歌不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为研究凉山社会、历史文化和凉山彝族思想意识等方面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摘要: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在彝族毕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毕摩场域是彝族社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场域,具有自身独特的运作逻辑、规则、特征及其效果.全面理解和把握毕摩场域的意涵,有助于对彝族毕摩进行一种新视角的诠释与解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探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其宗旨在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对深化高校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当前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措施,旨在培养外在形象良好、内在素质优秀、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摘要:道德修养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内容.本文基于对<论语>的理解,梳理了孔子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以及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知识。教师课程知识是指教师获得的关于课程系统的认识、体验和行为能力。本文从三个维度、采用两分法将教师课程知识的类型分为公共课程知识和个人课程知识、显性课程知识与隐性课程知识、理论课程知识与实践课程知识。
摘要: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市场形势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本身所具有的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优势,决定它较其他形式的教育更易于走上产业化道路。为实现社会教育资源配置经济效率的最大化,提升自学考试制度的竞争力,需要进行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使其既能在教育市场中保持合适规模,又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结构需求,以获得长足发展。
摘要: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校园的教育和建设都要以人为本,人的和谐是关键。和谐校园是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是人才的摇篮。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持学校的稳定,深化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校的发展。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高校教育工作者(包括辅导员在内)随时面临“职业恐慌”。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坚定信念、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高校辅导员。
摘要:情感因素是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中的重要因素。积极、自信、放松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语言习得;反之,消极、压抑、焦虑的情绪会阻碍语言习得。本文通过对Krashen的情感过滤说及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的介绍,对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英语口语学习。通过分析口语学习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指出自主学习是提高口语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并介绍了口语自主学习的策略和口语能力自我评估的方法。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交流信息、传递感情,教师在使用语言交际的同时,还会使用多种非语言交际手段,身势语则是非语言交际中表现力最强也是最丰富的一种,并且在交际中有着口语无法替代、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魅力。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正确运用身势语,对能否营造学习英语的浓郁文化氛围,能否激活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能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注意力,都起着潜在的重要作用。身势语是英语教学中潜在的隐性力量,关系着英语教学能否有效进行。
摘要:作为对于禁欲主义的“极左”话语进行反思的影片《芙蓉镇》,其意旨在于通过对身体及关切身体的常态生活的肯定和赞颂,来淡化和疏离政治,进而张扬人性的美善之维;但是该片对身体及其行为的处理却又延承了“极左”话语的僵化模式,涂上了浓郁的政治色彩,甚至成为新政治话语的演绎,从而影响了影片对人性的深度开掘及其审美价值的彰显。
摘要:视觉艺术所面临的境遇是怎样的呢?从传统艺术的传承到技术文化的发展,从全球境遇到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从媒体文化到公共文化责任,在这交错叠置的当代问题面前,今天的艺术家们应当担当起怎样的责任?
摘要:音乐作为社会环境存在的一部分,对人们的思想、精神具有一定的影响,20世纪音乐的发展带来了让前人未曾想象的音乐要素。这一些要素是否符合我们社会的需要,本文作了一定的思考。音乐不管在哪一个时期都应该体现那一个时期的精神,而时代精神来自于人们的生活。
摘要:西昌学院的管理教育肇起于1939年成立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的相关课程。近七十年的管理教育实践,使经济管理系确立了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为使命,为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的办学思想,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育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摘要:西昌学院教育系在原西昌师专教育系和凉山教育学院教管系基础上组建而成,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开设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教育管理等多个本专科专业。设有心理学、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两个教研室,拥有心理实验室、数字化微格实验室等多个现代化实验室,建成了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西昌学院学报编辑部
电话/传真:0834-2580091 E-mail:xcc2580091@163.com
版权所有: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