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一词多义表现出原型性结构、家族相似性、范畴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在多义词语义范畴中,原型常见于分裂,产生次原型。利用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分析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一词多义现象,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摘要:情态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长期以来就是许多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的对象之一。由于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语言的某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系统必然存在着联系。本文讨论了语气系统与情态系统的关系,祈使句、条件句、目的句、让步句和虚拟语气表达的情态意义,指出了语气是情态的语法实现方式。
摘要:歧义现象是自然语言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近年来人们从各个视角探讨其成因、分类、结构及消解等。本文拟从汉语文化语用学的角度重新阐释歧义现象的成因、消解途径,并以借而用之的语用观将歧义的主观使用作为一种语用策略进行讨论,以期对歧义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尽微薄之力。
摘要:通过对具体语言事实的静态与动态考察,对“V一临时量词N”结构中“一”的省略与保留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揭示该结构中“一”的省略与保留的制约因素。
摘要:古诗词中含有大量的模糊数字,这些数字对诗词的意境刻画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采用英汉对比的方法,通过对诗词中数字特殊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模糊数字的翻译方法——直译法、转移法和归化法。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西昌新派方言声母、韵母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西昌方言打下一定的基础。
摘要:学术界普遍认同:动词后的介词结构为补语,动词前的介词结构为状语。介词结构处于两动词间的语法意义相对复杂,我们从结构和语义两大方面尝试分析“V+介词结构+V”格式。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基本词汇不断扩大,一般词汇不断更新,新词层出不穷。在新词语中“吧”一词自出现以后,经受住了语言发展演变的考验,不断丰富其内涵,变成一个使用频率高而且极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代表词。
摘要:本文在攻击鲁迅的文章中,选择一些“损着别人的牙眼”的典型言论,集中放在一起,加以简要分析,谈出自己的看法,看那些攻讦鲁迅的言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面目,看读者对此有什么样的感想。
摘要:作为花间词中一位四川籍词人孙光宪,他的词作在《花间集》中别具一格,既不同于温庭筠的浓艳,也非韦庄的疏淡,他从内容到词风都有自己的特色,呈现出一种花间别调。本文试图从题材、审美风格两个角度浅析之。
摘要: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成功地运用了反讽这个叙事策略,具体体现在小说的环形结构的安排,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的交替使用和叙事距离的控制。反讽策略的成功使用更加深了主题的表现。
摘要:“十七年”与“文革十年”通常被认为是新时期以前。在这二十七年中,其文艺思想在总体上体现了国家(政党)伦理的价值取向,但过度地强调国家伦理的价值诉求导致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单一化,并与潜在的个人伦理(人道情怀与艺术规律的追求)产生冲突,从而引发难以调和的矛盾。
摘要:西晋诗人左思的诗风在西晋文坛上独树一帜,称之为“左思风力”,前人对此有较多地论述,然而就诗风形成的原因却缺乏深入地探究。本文试图从社会时代背景、家庭因素、性格特征三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把握左思其人及其诗风。
摘要:本文从彝族诗人阿苏越尔诗歌创作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入手,通过分析其在写作中对民族文化的反思、故土乡情的呼唤,及其在诗歌创作上所作的对自身超越的尝试,以揭示其诗歌的精神实质。
摘要:“第三代”诗歌是八十年代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环节,诗歌在89年的断裂使得八、九十年代诗歌创作上有很大差别,本文从“第三代”诗歌入手,以它和九十年代个人化诗歌创作的内在联系为着眼点,试图在二者的联系中找到诗歌发展至今的一脉相连的内在精神的延续和创作的积累,达到正确审视当代诗歌的目的。
摘要: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结合给传统的西方翻译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产生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国内语境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本文试从中西方价值取向、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时这种边缘化的原因加以论证,以保证我们对西方翻译理论的辨证借鉴、吸收和利用。
摘要:从19世纪初不为世人接受,到奠定了英美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人们对《呼啸山庄》的理解和解读经历了不同的时期。现在国内对这本小说的批评主要从其主题,写作技巧,文本结构,象征主义和心理分析等方面入手,从原型分析的角度进行探讨的文章却比较少。本文就将运用原型分析的理论讨论《呼啸山庄》的主题原型,人物原型和意象原型,旨在深化对小说中涉及的爱与恨,死与生,自然与文明,天堂与地狱的关系的认识。
摘要:七夕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其附缀的神话传说、专属的女性群体和柔和轻灵的节日风俗,营造了缠绵而浪漫的特殊气氛。影响到文学创作,在七夕词中,凄美哀怨的爱情悲歌和欢乐热闹的节日环境描写,一喜一悲两种相反基调的共同存在及其理趣思想的影响,折射出了文学审美心态的七彩斑斓。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活力之源,是重要的竞争力。把软实力引入到文化建设中,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不断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竞争力,增强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吸引力,使全体人民能够自觉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业。
摘要: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流变发展的文化观念,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得到不断地充实发展。在维新活动中,中体西用思想是维新人士宣传维新理论、拉拢中间势力、反击顽固势力和推动变法深入的理论基础。变法的最终失败并非中体西用理论的失败,而是中国传统局限与历史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摘要:民国教育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而抗战前十年(1927年8月——1937年7月7日)为民国教育的黄金时期,以此时期的民国教育作为本文的论述对象,从中获得启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地震灾害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这是毋容置疑的。考察历史上地震灾害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将会对我们今天预防、减轻其所造成的损失具有重大的历史借鉴意义。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与自身相适应的乡土性、生活性和稳定性极强的习惯法,这些习惯法与我国现行刑法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两种社会调控机制将长期并存的情况下,如何调适刑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冲突,增强民族地区刑事司法的可操作性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仲裁员是仲裁活动的主体,是仲裁制度的核心,仲裁员准入制度更是仲裁公正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对中外仲裁员准入制度以及相关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我国仲裁员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仲裁员准入制度建构与完善的几点构想。
摘要:2006年笔者选择了四川五个区县进行刑事自诉案件的调查,调查采取查阅档案和访谈等方式进行。通过调查,发现自诉案件立案后在遇到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时候,法庭裁定中止审理的案件越来越多。但是法庭中止审理之后。自诉案件就被搁置起来,原告的权利得不到维护,附带民事诉讼事实上被终止,由纠纷带来的社会秩序的裂痕无法平复。一些基层法院变通的处理办法是劝说原告撤诉,并告之将来被告出现后可再行起诉,但是这样的变通在法律上又是行不通的。因此,要解决目前在刑事自诉案件中止审理程序中的不足之处,就有必要建立起我国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从而有效的解决纠纷。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摘要:医疗损害赔偿是特殊的民事损害赔偿,由疑难病症引发的医疗损害赔偿更为特殊。医疗损害赔偿应该实行严格的过错责任原则,同时引入医疗责任险作为补充。难诊治疾病有别于普通疾病,其治疗过程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不是必然,且难以界定。因此,对于在难诊治疾病治疗过程中,造成的医疗损害赔偿同样应该严格按照过错责任原则,且在赔偿范围和指标上略低于普通的医疗损害赔偿。同时,为了缓解患方的风险,尤其应在难诊治疾病的治疗中引入医疗责任险。
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彝族濮拉人村寨的实地调查,描述了濮拉人的信仰及其仪式状况,并从“魔公”、“龙头户”、驱鬼仪式、祭龙仪式、招魂仪式、祭祖仪式、封财门等几个方面展现了濮拉人信仰生活的表现形式,以此论述濮拉人信仰文化的现状和变迁趋势。
摘要:彝族医药文化史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关于医药传说的神话史。本文从医药文化(神话)的角度,论述了彝族医药起源:医源于本能、医源于劳动、医源于圣、医源于思维、巫术等。彝族医药与中国其他民族医药一样,是中国医药的一大宝库,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
摘要:本文在阐述当前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已经面临比较严重的词汇贫乏现象的同时,以四川凉山彝区为例,尝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简要探讨其社会成因。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开放式教育的基本特点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式,特别是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管理机制问题,进而达到在开放式教育环境下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等目标,并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不断增多,高等教育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伴随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大学成为了办学利益的直接主体,同时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断增大。尤其是针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如何利用SWOT分析法来实施大学教育策划,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主要任务入手,采用SWOT分析法对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彝汉双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初步成效,主动构建了多样化的专业方向群,基本上能满足彝汉双语教育的现有规模。但高校彝汉双语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提高办学层次和教学质量,拓宽就业渠道的严峻形势的挑战,只有通过加大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力度,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摘要:彝语和汉语虽然都是汉藏语系的语言,其语言亲属关系比较密切,彝文和汉文都是本民族自己原创的方块文字,彝族和汉族交往的历史从没间断,彝汉双语相互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作为自成体系的两种语言,其相异成分比相同的成分要多得多,特别是语音系统差异较大,在彝汉双语语音教学中,采用对比而非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摘要:科学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而研究生作为国家主要科研力量来源,其科学素养将直接反映国家科技进步的基础。社会普遍认为:文科生在科学素养上与理科生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自编问卷对文理科研究生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文理科研究生在达到具备科学素养标准的比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在科学素养总体水平上好于一般公众。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即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有效的德育是与学生心理健康相适应的教育.客观认识学校德育工作中缺失的科学性与良好效能,正确区分"形式德育"和"素质德育",全面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功能与地位,是实现"素质德育"的关键.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也带来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新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提出了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化教育是教育的功能、教育目标、大学生特点和就业形势的要求,并提出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了昆明某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分析大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诚信的对策。
摘要:校报作为学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既是学校主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又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媒体,在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摘要:和谐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寝室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和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都应重视和谐寝室文化的建设.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普遍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采用了大班教学模式以解决师资短缺的矛盾,由此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本文中,作者以本人及所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为例,论述了在大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笔者认为,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只要转变观念,努力认识大班教学的规律,提高大班教学的效率是有可能的。
摘要: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互动理论也有缺陷。图式理论就能很好的给予正面的指导。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进行英语阅读课的图式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了工作室制度在现代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并对实施工作室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论证,为现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摘要:在中国建筑日新月异的今天,有其文化精神和文化诉求吗?建筑的文化诉求又有真正实现在建筑中吗?领先的现代科学技术能与传统文化和民主性相互交融吗?中西方建筑在文化上有明显的融合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说明中国建筑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向精神及文化内涵更深层次的转变了。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审美特征之一就是“诗中有乐”,本文主要就诗歌自身的音韵结构规律、诗歌与音乐之相互借鉴融通关系以及审美情趣的殊途同归方面进行了讨论,这将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蕴含别样艺术的艺术审美特质,彰显艺术的多元审美优势。
摘要:媒体要为凉山的发展服务,媒体服务的资源是什么?是广大的受众,受众是靠电台的节目来吸引。电台新频率怎样区别于第一频率?打造娱乐新品牌,为受众提供全新的听觉服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摘要:作为一种审美崇尚,意境已深深地积淀于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心理之中,并渐渐成为一种‘无意识’状态而随时可能渗透于艺术作品之中。中国电影求其神似,求其意境,追求影片内涵的抒情写意性和镜头画面的诗化意境。我们知道,意境的形成是从“情景交融”开始,通过“虚实相生”接通有限与无限的,所以,意境具有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象外之象”等三方面审美特质,它们相互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意境的本质和内涵。意境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里占据着“中心位置”。因此,无论是哪一代中国电影导演在创作中都不同程度地追求意象和意境的审美体现,注重通过意象的组合,感物兴情,情与物融,营造出浑合无垠以至两忘的审美意境。
摘要:在对音乐美本质的讨论中,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他律与自律之争.其实音乐美学流派中他律论与自律论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又各有其自身客观存在的缺陷.笔者认为应对音乐美的本质进行主客交融、全方位的整体把握,他律与自律存在着时立的统一,应走向他律与自律二元的综合.
摘要:西昌学院中文系始建于1977年,迄今30年。历风沐雨,中文渐强;尊师重生,发展趋稳。中文坚持:“教师为重,学生为先;人文育人,实践生能;服务地方,面向社会。”凭此原则,壮教师之队伍,制教学之计划,定发展之方向。
摘要:西昌学院彝文系筹建于1988年,1989年秋季开始招生。在十九年的办学历程中,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坚持以生为本、以师强系的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学分制”、“导师制”,注重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巩固彝族母语、强化彝汉双语、拓展彝英汉三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西昌学院学报编辑部
电话/传真:0834-2580091 E-mail:xcc2580091@163.com
版权所有: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